在单位:不说三话,不透三底,不帮三忙,不交三人
作家熊太行曾说,每个职场上的王者,身体里面都应该有三个灵魂:一个文臣,谨小慎微,考虑风险;一个武将,积极努力,谋求胜利;一个商人,精打细算,心中有数。要明白,在单位真正能冒尖的人不仅要能力出众,还要带点脑子。你可以不圆滑,但一定要知世故。懂得这些为人处世的道理,你的职场之路才能走得更长远。01不说三话刚工作的时候,带我的领导是个职场老江湖。自打我进单位的第一天,他就再三叮嘱我:“在单位说多错多,要想早日混出头,你只管多做事,少说话。”如今,再回头看这番话,我颇为感慨。俗话说:“职场只说三分话,不可全抛一片心。”人在单位,什么话该说,什么话不该说,你心里都要拎得清。1. 大话你身边有没有这种人:每天张口闭口就是吹嘘自己拉了多少大客户,给公司赚了多少钱。把自己的成绩吹得天花乱坠,好像公司离了他就运转不了。时间久了,别说领导看不上他,就连同事也会躲得远远的。真正靠谱的人,都只说自己能办到的事,从不会自吹自擂。办好了一件事,要比说一百句大话更有用。往后的日子里,少说漂亮话,多做漂亮事,你才能成为游刃有余的职场高手。2. 气话很认同林语堂的一句话:生气时,宁可少说一句,也别多言一字。人在生气时,原本藏着心底里的极端想法,很容易冒出来。特别是在职场上,若是任由自己说出气话,往往就会造成十分恶劣的影响。轻则罚些工资,重则丢了工作。越是愤怒时,越要守住你的嘴巴。遇事先解决问题,解决不了就换办法再解决,别让情绪带偏你。3. 怨话《围城》中,讲过一段故事。方渐鸿留学归国后,走关系进入三闾大学执教。可他肚子里又没真本事,只能去教一门无关紧要的课程。他对此满腹牢骚,不是嫌弃工资低,就是抱怨同事排挤他,也不肯好好做事。最后,换来了三闾大学将他扫地出门的下场。在职场中,永远不要把抱怨的话挂在嘴边。即使委屈再大,当下最要紧的一件事就是先把工作做好,这才是一个成年人该有的心态。02不透三底看过这样一句话:“不要高估你和任何人的关系,更不要低估人性逐利的规则。”在单位,别高估跟同事的关系。要知道,同事就是同事,利益面前,少不了纠缠算计。永远不要随意透露你的底牌和隐私。彼此之间,保持一些神秘感,才是跟同事最合适的相处之道。1. 不透露家境不知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:以为跟同事混熟了,便跟对方无话不谈,家底也透露得一干二净。却不知,职场多是看人下菜碟。你家底厚,说不定就会引来别人的眼红,表面恭维你,实则想着如何算计你;你家底薄,别人更是毫无顾忌地压你一头。跟同事关系再好,也不要轻易透露自己的家底。保持一定的距离和神秘感,才是职场最有远见的做法。2. 不透露私事看过一幅漫画:一个人以为另一个人是朋友,便跟对方诉说着自己的遭遇。倾听者表面笑着附和着,背地里却面目狰狞地掏出了刀子。老话说:世间海水知深浅,唯有人心难忖量。你把自己的私事讲给别人,也就是给了对方伤害你的余地。单位从不是交朋友的地方。同事之间,多是靠利益联结,一旦利益相左,少不了算计。在职场,守住你的隐私,工作就没那么累了。3. 不透露收入有人说:“工作以后,最怕被问到的两个问题,就是‘前途’和‘钱途’。”职场最忌讳的,就是谈工资。倘若你的工资在别人之上,其他人保不准会拈酸吃醋。你的工资在别人之下,自己心里反倒不痛快。别人问起工资时,若是坦诚相告,只会让自己成为众矢之的。谈及薪资时做到守口如瓶,你才能在单位越来越顺。03不帮三忙美国心理学家Adam Grant将职场人群分为三种:付出者(givers)、获取者(takers)和互利者(matchers)。他通过研究发现,在各行各业中,最大的失败者往往都是giver。因为他们有求必应,就会导致自己的绩效变低,节奏变慢。身在职场,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对自己的工作负责。任凭你人再好心再善,这三种忙也断不可帮。1. 超出能力的忙网友@二三是985中文系硕士毕业,经常被同事拉去写材料。有一次,同事要他帮忙解决一个技术难题。他对此一窍不通,却又不好意思拒绝。最后折腾了大半天,不仅没帮上忙,还耽误了自己的工作,被领导一顿数落。俗话说:没有金刚钻,别揽瓷器活。一旦任务没解决,很有可能为此担上不靠谱的名声。遇到超出能力范围的事,及时拒绝,别为了一点面子,搭上自己的职业生涯。2. 涉及金钱的忙听过这样一句话:“钱,借出去时是感情,收回来时是仇人。”所谓的同事关系,在金钱利益上,不过是一扇纸糊的窗户,根本不堪一击。涉及金钱往来的事,千万不要帮。你我皆凡人,谁也不是谁的救世主。顾好工作,便已是不易。3. 违反原则的忙《教父》中说:“没有边界的心软只会让对方得寸进尺,毫无原则的仁慈只会让对方为所欲为。”在单位,做人要有尺,做事要有度。答应别人前,先掂量掂量这件事是否可为。触及底线的请求,该冷漠就冷漠,该绝情就绝情。任何时候,都不能因为他人的过错,砸了自己的饭碗。04不交三人2023年巴菲特股东大会上,巴菲特和查理·芒格提出一个建议:要尽快远离那些“有毒”的人,即便付出一些经济成本也在所不惜。在单位这个小型社会,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交往。工作上总会遇到一些烂人,他们只会千方百计地消耗你的能量。遇到这种人,趁早远离才是最明智的做法。1. 不思进取之人你有没有注意到身边这一类人:他们是单位里出了名的划水一族,每天只想着偷奸耍滑,工作也是敷衍了事。跟他们在一起时间久了,你也会逐渐丧失斗志,只想混日子。有句话说:“不思进取,是愚者的休眠。”遇到这类人,能别搭理就别搭理。多跟能量高的人相处,能量补足了,工作也就顺了。2. 满腹牢骚之人每个单位里,都有一个“祥林嫂”。他们逮人就抱怨,不是埋怨领导不公正,就是吐槽工资太低。跟这样的人纠缠下去,到头来,耽误的是你的时间。在单位里,收起你的同情心,避免跟烂人烂事打交道。只有这样,你才能把心思放在工作上,成为独当一面的职场人。3. 两面三刀之人职场中哪种人最可怕?答案是:两面三刀的小人。要知道,明枪易躲,暗箭难防。他前一秒和你笑容满面,说不定下一秒就会在领导那儿给你使绊子。跟这种两面三刀的人合作,你要打起十二分精神,以防对方的算计。早早看清并远离这种人,才是对自己最大的保护。看过一句话:江湖不是打打杀杀,是人情世故。在单位里,这句话也同样适用。毕竟,工作谁都能做,但能在职场混出头的一定是有脑子的人。做人别太实在,凡事多个心眼儿,并不是什么坏事。只有别人把你当回事儿了,你方能更好地保全自己。点个赞吧,与朋友们共勉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